《美国小说》题材大胆,口碑炸裂,讽刺拉满!
入围本次奥斯卡奖最佳影片提名的一部电影,却反其道而行之,大唱这种“正确”的反调。
作者:Bishop
打开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名单,不难发现,有几部影片的题材颇为引人瞩目。
(《花月杀手》&《过往人生》&《芭比》)
种族血泪史、少数族裔生活、女性主义等话题再次被聚焦。或许有人会感慨:WOW!难道又是延续近几年奥斯卡奖的“标准”操作——“Z治正确”。
说到“Z治正确”,也确实是一个仁智互见的议题。但不知从何时起,这个中性词组竟也变成了某种不屑的调侃。
原因在于,越来越多的作品开始刻意地迎合所谓的“正确”,而全然不顾事实与质量,令大众心生厌恶。
而同样入围本次奥斯卡奖最佳影片提名的一部电影,却反其道而行之,大唱这种“正确”的反调。
《美国小说》
American Fiction
《美国小说》角逐最佳影片的同时,还拿到了包括最佳男主角在内的其他四项大奖提名。2023年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中,荣获“观众选择奖”,在今年2月的英国电影学院奖中又斩获“最佳改编剧本奖”。
除了赢得众多嘉许,口碑也是好评一片,烂番茄新鲜度94%,爆米花指数96%,MTC媒体综评81分。
本片通过“反Z治正确”的题材,嬉笑怒骂之间又警醒着这种“正确”的矫枉过正。
01
不够“黑”
莫克(杰弗里·怀特 饰)是一名大学教授,同时也是一名作家。
不过,他的这两个身份似乎都不太成功:在学校,莫克的治学严谨总是让学生“很受伤”;身为作家,却好几年没有新作品出版。
迟迟没有新书问世的原因,居然是出版社认为莫克写的作品不够“黑”。
关于这一点,莫克其实心知肚明。
自己就是黑人,莫克当然知道所谓“够黑”的作品是什么,无外乎就是黑人的种种悲惨遭遇,比如警察枪杀黑人青年,独自抚养子女的黑人母亲这些敏感话题。
没错,这就是大众对黑人群体的刻板印象,标签中包含但不限于贫穷、黑帮、吸D、滥交等等。
在市场与原则之间,莫克选择了后者。多年来,他一直潜心较为严肃的内容,而不刻意迎合大众对黑人文化的猎奇心态,更是坚决反对贩卖黑人文化标签。
可是,在波士顿的一场大众读书节上的经历,却让莫克大跌眼镜。
自己这边读者寥寥无几,可是隔壁却高朋满座,黑人女作家辛塔拉(伊萨·雷 饰)正携新书与读者畅谈。
这本书就是所谓“够黑”的作品,不仅让出版社和大众读者趋之若鹜,更被媒体争相热炒。
这本书里有什么值得被如此高度关注的好内容吗?此时,辛塔拉正在煞有介事地朗读着自己的作品选段。
也就是前面提到的,刻板印象中的“黑人文化标签”,这一次换成了一位数度怀孕的黑人女孩,想必接下来又是为孩子寻爹,或是被迫堕胎,又或是独自抚养孩子长大的老套内容。
莫克对此嗤之以鼻。
不过和莫克的反应完全不同的是,现场读者却疯狂鼓掌称赞。
听着辛塔拉朗读时做作的非裔口音,看着眼前莫名悸动的人群,莫克一脸的WTF。
也许,此时莫克的内心也有些动摇,他可能第一次对自己的“坚持”产生了一丝怀疑。
02
逐渐“黑”化
莫克这次来到波士顿,不仅是参加读书节,也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。
与家人团聚的温馨并未持续太久,一件件麻烦事接踵而至。
先是平时负责照顾母亲的妹妹莉莎(翠西·艾利斯·罗斯 饰)突然急病去世。
紧接着,母亲(莱斯利·格塞斯 饰)被诊断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,需要高昂的看护和治疗费用。
想找弟弟商量分摊一下支出,可是弟弟克里夫(斯特林·K·布朗 饰)早年因为出柜,妻离子散不说,现在还各种吸D鬼混,根本指望不上。
照顾母亲和支付相关费用的重担一下子落在了莫克的肩头。
看着杂志上对辛塔拉的长篇幅专题报道,这些靠贩卖自己同胞苦难生活的黑人作家,赚得盆满钵盈,再想到自己目前经济上的巨大压力。
莫克打开电脑,化名“利亚”,开始新书的创作。
很快,收到稿件的经纪人亚瑟(约翰·奥提兹 饰)回复了莫克,上来就是一句:你写的这玩意,可吓坏我了!
莫克却表示,不是说我以前的作品不够“黑”吗,这次我就彻底“黑”,“黑”死你们。
文中,莫克简直就是乱写一气:枪支、D品、Rapper……所有关于黑人群体的刻板标签,能加的都加上。最后还被警察杀了,简直是“锦上添花”。
至于文学性和思想性,就先一边去吧。
看似疯狂的举动,但莫克清楚现在写的就是一堆垃圾,和自己先前瞧不上的那些书籍没什么差别。事实上,此时的莫克并没有想要依靠写这种迎合市场的作品来赚钱。
他只是受够了,事业和家庭现在都一团糟,莫克需要宣泄,而这种报复式的写作,更像是赌气吐槽,是他发泄和表达厌恶的方式。
你们想玩,我就陪你们玩个够。
万万没想到的是,稿件到了出版社,居然马上得到了肯定的答复,赞赏之词夸张至极,并决定以高价购买。
亚瑟还不失时机地为莫克编造了一个虚假的罪犯身份。
出版社更加认为此书大有噱头,肯定会成为爆款。
莫克还有所顾忌,这么一来,自己岂不成了曾经最讨厌的那类作者。
身为经纪人的亚瑟适时地开始劝解莫克,并且用威士忌举了个很有意思的例子。
莫克你一直以来的作品都是“蓝牌”,毫无疑问是优秀的,高贵的。但是问津者太少,因为更多的人只想要价格低廉,更直接更容易无脑爽翻的“红牌”。
写了那么多“蓝牌”,偶尔写写“接地气”的“红牌”也没什么嘛,况且报酬丰厚,你母亲现在也需要这笔钱啊。
循循善诱之下,莫克开始和亚瑟一边喝着廉价的“红牌”威士忌,一边模仿起痞里痞气的黑人混混腔调,和出版社沟通相关事宜。
看上去,莫克已经逐渐“黑”化,准备一条道跑到“黑”了。
不过,莫克最终还是又挣扎了一下,他向出版社提出要把书名改为《F**K》。
如此粗鄙不着调的书名,你们总该不能接受吧。即使你们接受了,大众读者也会很反感吧。
可出版社竟欣然同意,更匪夷所思的是,这本书上市之后开始大卖特卖,一夜之间登上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。
现实的荒诞总是如此出人意料。
03
偏见与认同
莫克对写作理念的坚持,对本族文化的自信,以及坚决不媚俗的态度,只能让他作为一个不入流的作者存在。
甚至他的作品只能摆在书店的“非裔美国人研究”这类“别致”的书架上。
而当他放弃了那些坚持与信仰,随波逐流的时候,却发现成为一名畅销书作家原来这么简单。
这些,都和他写作的内容息息相关——是曾经作品中的真情实感,还是胡编乱造下的拼凑模仿。
《美国小说》就是以这种近乎荒谬的喜剧形式,狠狠地讽刺了当今社会中盛行的“Z治正确”——大多时候只不过是一种刻意逢迎,顺应大众的恶趣味而给某些特定群体钉上刻板的标签,影片中所表现的黑人群体只是冰山一角。
从这个角度来说,《美国小说》的主旨确实是在“反Z治正确”。同时,影片中有关家庭描写的段落也非常值得一看。
但本片想要表达的并不局限于此,它还在探讨关于现实中“偏见”和“认同”的话题。
当莫克得知自己的父亲曾经出轨一位白人女性的时候,脱口而出“有多白?”
莫克带着女友回家的时候,母亲也是毫无遮掩:很高兴你不是白人。
很难说,这是否也是一种“种族歧视”,抑或植根于骨子里的对于“黑”与“白”的偏见。
即使如莫克这样接受过高等教育,一直崇尚黑人自信的人,也无法例外。
弟弟克里夫,因为取向的问题,被全家人嫌弃。即使当他试着回归家庭,重新努力拥抱的时候,依然被母亲的话语刺痛。
莫克嘴上说着“根本不在乎种族”,却在下一秒被打脸,出租车直接开过他的位置,停在了白人的面前。
现实中的偏见与隔阂,就存在于社会和家庭之中,无处可避。
影片中,克里夫曾对莫克说:你在疏远我们。言语之中恨意明显。
这个“我们”,当然就是莫克的家人,可如果把这个“我们”理解为种族呢。
这就是关于“认同”的问题,即对自我和对他人的认同。
莫克家本就是属于中产阶级黑人家庭,这从一直雇佣的女佣就能看得出来。同时他接受过良好的教育,工作优越,生活考究,还是个作家,拥有丰饶的精神世界。
可以说,莫克和那些刻板印象中的黑人形象大不相同,这也是他一直极其反感被贴上标签的原因。
他认为黑人不都是犯罪的、进监狱的、吸D的,黑人也一样可以得到来自社会和他人的尊重。
他发现女友也在看他新写的“烂书”,不禁大为光火,怒斥女友为什么和那些白人一样,喜欢这些垃圾文学。
女友当然不知道莫克就是这本书的作者,只能回怼他“不合群”。
就连辛塔拉也指出只是莫克自己“乐不思蜀”而已。
莫克所坚持的主张,在本族同胞看来,居然是如此的另类和难以接受,这让他的认同感无处可依。
为何从家庭中出走,又自外于本身的种族,因为那里充满了各种他讨厌的“标签”。可莫克难以割舍的,终究是他黑人的身份。
莫克所赢得的“尊重”中,某些部分也恰恰来自他的黑人身份。那本大获成功的小说自不必说,就连入选文学奖评委会,也是因为要平衡评委会中白人和黑人的比例。
可能就连莫克自己也没有意识到,他正陷入一种“反刻板印象”的刻板印象怪圈。只要说黑人的生活是苦难的,是罪恶的,他就认为是不对的,完全失去了公正中立的态度,也忘记了“同理心”是人类共通的善良。
种族的偏见和隔阂已经让他在“黑白世界”中无所适从,而当他通过那本“烂书”名利双收的时候,个人信仰也垮塌了。
影片中,莫克开始尝试和弟弟修复亲情,他也试着接纳不一样的声音,关于家庭、种族的认同感终于有所回归。而对这份“认同”醒悟的代价,不可谓不惨烈。
偏执往往会带来更深的芥蒂,这种芥蒂会让思想与一切认同感绝缘。
影片的最后,莫克作为编剧,给小说《F**K》改编的电影拟出了几个不同的结尾。
其中有一个非常的“Z治正确”,深得白人导演的喜欢,当即拍板。
此处,不仅对所谓的“Z治正确”进行了贯穿影片始终的辛辣嘲讽,也在疯狂打脸好莱坞那些奉行此道的创作者,以及多年来奥斯卡奖对这种“正确”的暧昧态度。
同时,莫克的这一操作也把对现实的讽刺再次拉升了一个等级。
曾经他是无比坚定地反对所谓的“正确”,但经历过现实的冲击,此时的他在名利面前,也开始学会了迎合。他已经无心,也无力再去改变和争取任何东西了。
相比起“正确”与否的争论,思想的蚕食与同化更加令人惊心。
法国哲学家萨特曾说:“他人即是地狱。”关于“Z治正确”的不休讨论,只不过是表象。存在于背后而尚未消除的,仍然是整个人类社会中的偏见、矛盾和冲突。
而这些,也还将伴随更久的时间。毕竟,人类似乎还没有打算放过人类自己。
图片源于网络
发表回复